2025-07-16
IDOPRESS
目前菲律賓東方的季風槽,高機率又生成新熱帶系統。(圖/翻攝自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臉書)
7月中旬颱風季節進入高峰,菲律賓東方的季風槽近期明顯活躍,根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(ECMWF)最新模式顯示,該區域熱帶系統生成機率大幅升高,有機會在本週四前形成熱帶性低氣壓,甚至發展為今年編號第7號颱風「薇帕」,在週五、六最接近台灣。
★延伸閱讀★颱風接力生成?粉專曝季風槽現況:能長出一個又一個熱帶系統
《天氣風險 WeatherRisk》臉書專頁指出,目前這條活躍的季風槽被稱為「颱風窩」,具備強烈熱對流與低壓旋轉條件,季風槽能長出一個又一個熱帶系統,追趕颱風數量的進度。預測指出,本週首波熱帶擾動將自東方海域發展,雖然目前預估對台灣直接侵襲機率不高,但週末期間仍將帶來間接性降雨影響。
★延伸閱讀★丹娜絲颱風重創嘉南 新北清潔隊第一時間南下馳援
除了熱帶系統威脅外,台灣本週也受低壓帶與西南風交會影響,中南部及山區午後對流旺盛,易有雷陣雨發生,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大雨等級降水。大台北地區則受沉降作用影響,天氣悶熱,白天高溫可達33至35度,局部甚至上看36度,戶外活動需留意防曬與補水,以防中暑。
《天氣風險 WeatherRisk》指出,第二波熱帶擾動也在醞釀中,預估將於週日(21日)左右在菲東外海生成,最快下週三(23日)通過巴士海峽,對台灣造成潛在威脅。不過目前該系統尚未形成,模式預測仍存在不確定性,各地民眾仍應持續關注最新氣象資訊。